中國通江銀耳博物館是2004年為迎接通江銀耳節(jié)建造的,在中國銀耳原產地──四川省通江縣陳河鄉(xiāng),距縣城30余公里,占地面積約十余畝,博物館外觀呈典型的川北民居四合院型。建成三年多,接待了來自各個地方的客人,為宣傳銀耳做出了巨大的貢獻。通江銀耳博物館展出了關于通江銀耳的一些相關介紹,歷史典故,制作方法,種植技術,發(fā)展過程等等,可謂是應有盡有。
快速導航
微信文章
基本信息
公司名稱 :中國通江銀耳博物館
總部地點 :通江
成立時間 :2004年
公司性質 :博物館
組成部分
整個博物館分四個分館:一、“歷史沿革館”;二、“生產工藝館”;三、“名特產品館”;四“銀耳文化館”。
分館介紹
“歷史沿革館”。以通江銀耳從自然生長到人工栽培、再到現(xiàn)代化生產的歷史及其傳播軌跡為主線,以各種權威典藉對通江銀耳源流、功效、傳說、評價為主體,把中國銀耳定位到“四川通江是我國人工有意識進行銀耳生產的發(fā)源地”,提升“中國銀耳之鄉(xiāng)”的知名度。
“生產工藝館”。以通江銀耳傳統(tǒng)生產工藝程序為主線,以獨特的生長環(huán)境、獨特的寄生載體、獨特的生產工藝為主體,突出天生霧,霧生露,露生耳,通江銀耳乃天地靈氣所化育,是日月精華之結晶,絕非沒有根據(jù)的溢美之言的理念,增強通江銀耳是中國銀耳極品的可信度。
“名特產品館”。以資源保護、科研活動、產品開發(fā)為主線,以依靠科平衡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與經濟開發(fā),保證銀耳生產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為主題,系統(tǒng)介紹我縣銀耳開發(fā)的系列名優(yōu)產品,提高通江銀耳的品牌效應。 ~
“銀耳文化館”。以歷史認同 的文化傳承、民眾需求的物質成果,實踐驗證的技術創(chuàng)新為為主線,以銀耳對現(xiàn)實社會政治、經濟、文化生活領域的滲透和影響為主體,構建通江銀耳獨特的文化底蘊,豐富“中國銀耳之鄉(xiāng)”厚重的歷史內涵。,提高通江銀耳的文化品位。